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大千风水师 > 第314章 庆寿寺巧遇

第314章 庆寿寺巧遇(1/2)

    宴会结束后,各国使节,也都返回了皇帝给他们安排的住处。洪涛向朱棣请辞,言明暂住廖均卿府上,无需住在皇宫了。此事对朱棣来说,自然无所谓,便欣然应允,只要能找到他就行。

    待皇帝走后,百官自然也离开了皇宫。这些官员现在都知道,此时洪涛风头正盛,乃是永乐大帝身边的红人,纷纷过来恭贺。

    对此,洪涛自然不敢托大,一一还礼。绝大多数人,他都是礼节性的回应一下罢了。让他稍微留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便是那个神秘和尚道衍,另一个自然也就是,那位户部尚书夏元吉。

    道衍离开之前的一句话,让洪涛有些哑然失笑。此人临走时,来到他的身边,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言道:“你很不错!”而后便飘然而去。

    洪涛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楞在了那里。片刻后他也只是,有些不明所以的摇摇头。毕竟,洪涛实在不知道,他说的不错,到底指什么。

    然而,廖均卿的一番话,不由得让他心下一惊。据廖老头所言,此人乃是皇上靖难时的军师,精通兵法韬略,预测相术,亦是一位博学之士。

    道衍,俗家姓名姚广元,年过花甲时,方才干起这造反的勾当。并且最终居然还成功了,也算是一位奇人。从年龄这一点来说,此人与83岁入仕的姜太公,倒还有得一比。

    因此,对于此人,洪涛内心还是有些敬佩的。最重要的是据廖老头说,姚广元从不贪功,到现在已然是保持着,出家人的生活,深得永乐大帝的赏识。

    二人的关系倒可以算作是朋友,要知道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交个朋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至于这位夏元吉,洪涛之所以留意他的原因,便是此人的忠贞直言,为国为民的胸襟。

    还有就是兢兢业业的办事态度。或许这一点是现代社会中,国家公务员最缺的品质吧。这大概也是永乐大帝,一直重视他的原因,一颗大公无私的心,才是朱棣最看重的。

    最让洪涛无语的就是,此人是反对郑和下西洋,最坚挺的人。这也是让朱棣最苦恼之处,对此就连精明的郑和,也只能苦笑连连。

    郑和是朱棣的近臣,如同股肱,断然不能舍弃。而夏元吉更是三朝元老,大明重臣,如同左膀右臂,亦是必须重用。因此,这二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

    听着夏元吉临走时,望着郑和发出的愤恨之语:败国内臣!洪涛也只得向郑和,投以安慰的眼神。对此,即便是伟大的航海家,也只剩下了苦笑。

    他也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个耿直的老臣。临走时,洪涛微笑着拍了一下郑和的肩头:“郑兄坚持自己的理想便好,无需在意其他!

    是非功过,后人自有公论,历史也会铭记,呵呵!”说完,洪涛便与廖均卿一起,离开了皇宫。走出皇宫的高墙大院,来到廖均卿幽静的府邸,洪涛感觉一阵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