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辰环 > 第四章 地下研究

第四章 地下研究(1/2)

    显微镜下的血样出现了一个辛辰闻所未闻的黑色长条组织,在红色血细胞群众非常的lìng lèi显眼。辛辰原本平静的面容渐渐拧巴成了一团。

    他这是百思不得解了,黑色组织给辛辰的第一印象就是怪物。没有任何细胞体的特征,任何!

    没有膜,不以增殖,看不到遗传物质之类的东西,只有一片黑色。

    lìng lèi的同时却又和红细胞相处的很融洽,在持续观察中辛辰发现两者之间没有出现排异反应的现象,这又说明什么?

    是他体内的细胞接受了黑色组织的存在?不过至少辛辰不用担心这东西在体内发生排异反应,这是个半好不坏的消息,他至少不会因为过敏反应暴毙,但同时也意味着难以拔除,至少以现在的设备和药品,他对祛除这种‘怪物’束手无策。

    黑色组织逐渐表现出来的又一个特征引起了辛辰的注意,它是在缓慢地生长,这怎么还能生长??这是靠什么资源增殖?因为辛辰所观察到的圆形视野中并没有出现什么细胞被吞噬的现象,有些红细胞还被黑色物质顶在头上,怪异的很。

    显微镜呈现出的黑色组织,缓慢生长时在其周围的红细胞并没有表现出不良现象,显然这两者在血液样本中并没有发生冲突,换句话说,两者的资源需求不存在严重叠加。不打架?

    奇了个怪的!

    辛辰旺盛的好奇心立刻就腾起,那个一看就是‘舶来品’的黑色球体,明显不属于地球。

    难道是属于温和派的外星生命?脑子里回想起无数条挤碎透明屏障黑色触手,在辛辰的潜意识感觉中,黑色组织和黑暗触手并非同一物质,昨夜看起来像是黑色章鱼触手的东西,更像是光亮被驱逐之后,黑暗开始蔓延呈现出来的特点,只是看着像实物,本质上却是一种虚无。应该并非是原子构成的‘物质’,反而更像是电子云一样质量较轻粒子的聚集态。连同那个无重力的小球也是同一类事物。

    那么该叫做:轻量子的聚集态?

    而黑色组织很明显就是特殊的生物组织,尽管没有表现出细胞的特征。

    物质的基本构成可以分成三份,排除掉‘场’之后,相互关系却很简单,包括至今广为人所知的夸克子,轻子,和最抽象的玻色子。

    夸克子是质量的主要输出,物质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质量都在夸克子上得以反映;轻子包括了各种重量宏观上可约为0的粒子,其实更像是波的实质化,比如电子,光子,中微子,由于场的变化而对空间产生了作用才表现出来的粒子,电场的变化导致电荷的移动;而玻色子等更多的是为了对四大基本作用力的解读才衍生出来的基本粒子,有的研究认为第三种粒子的移动直接导致了作用力的产生,比如在两个磁极的移动导致磁力的产生,比电子等轻子还要抽象。

    专业是物理方面的辛辰个人又有些不同的理解,他觉得宇宙的实质更多的体现在三个方面:质量,场,和规则。质量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而场的存在是为了更深刻理解规则诞生的‘工具’,三者相互纠缠形成了整个宇宙。

    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更多的是对知识了解的片面,当遇到无法理解的事情,就意味着知识面出现了缺口。

    辛辰愁的就是这个,在经过一上午的倒腾之后,他只发现了自己的一份血样中存在着黑色组织,重复观察和求证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但一上午的忙碌最终的结果却只有:血液中的黑色组织暂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太过片面了,根本不足以让他推测出任何信息。

    在外面抓紧时间吃了碗辣条米线,他又匆匆赶回地下室,上午的旧血样只是肉眼上看起来已经开始发黑了,需要排除旧血样被污染的情况,再者前期的试验只是粗略地衡量下,他打算再做一两个血样,这次熟练度回来了,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重新在左臂上抽了血做了两份新血样,浪费时间的却是需要避开而不远离上次抽过血的地方,因为上午抽过血的针眼下午已经找不到了。

    将新血样重新放在物镜下面,辛辰又有了新的发现,血样中的黑色组织虽然在不断增值,但整体所占的面积远小于上个试样,形状也并非长条形而是椭圆,较红细胞大一些,辛辰挪动几次之后,又拿起一号试样,放在物镜下,上旋细螺旋,同样的倍数之下,黑色组织增大到一定程度开始断裂,同时按照某种规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怪异的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辛辰发现体细胞并没有受到生存空间上的压迫,黑色组织正在生成一片片很整齐的三角网格,而且从阴影处还可以观察出正在增厚。

    眯了眯眼睛,辛辰又一次拿起2号血样,都是自己的血样,为何黑色组织的大小差异这么大。一边观察辛辰一遍猜测到底是什么变量引起的,直观看只有一个变量,那就是:离开身体的时间长短。一号血样中的黑色物质在一上午加上午饭也就是大约五个半小时时间,成长到近乎连接成一片的网状结构,还可以保持住红细胞的生存空间,而二号血样中的黑色物质还在红细胞层次大小挣扎。

    这也许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日光灯下的辛辰眉毛挑了挑,他猜测这是一种微生物级别的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时候是一种状态,离开宿主就会抱团成群,但这些寄生物是如何判断什么时候离开宿主的,难道长有眼睛么?

    光?还是气体分子?压强?还是特殊的易消耗的有机分子?比如激素什么的。

    辛辰摇了摇头,这些未知的变量太多了,如果做实验的话工程量还挺大。好在只是粗略的观察一下,按快捷键将shǒu jī调到收音模式。

    “这是第一次血样观察结束:对人体无排异现象,与体内细胞并非竞争关系,观察发现红细胞存活时间变得较长,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猜测是互补。这种黑色物质在脱离人体之后,呈现出了较为宏观动态的性质。目前观察的形态按照数量级分为三个程度,第一态是光学显微镜范围外,纳米级;第二态的大致范围是在成熟红细胞的十倍以下,形状会发生变化,第三态是增值到一定大小之后,发生相互断裂结合形成三角网状组织,后面的形态有待观察。推测是加厚,形成细胞壁一样的物质。”辛辰闭上眼睛想了想,接着按了下去。

    “第一次观察结束产生的问题,一,黑色物质的最初形态,也许我需要一台电子显微镜;二,黑色物质离开人体后发生改变因素的猜想:物理因素,光,电压,气体分子,压力等。

    化学因素,激素,神经递质等。

    生物因素,人体的电xìn hào,黑色物质自主xìn hào。有些不可思议,但直觉告诉我根本dá àn可能在生物层次,似乎出现过类似的模型:群落形成之后产生的宏观意识。”

    如果真的是泛意识一样的东西就有些恐怖了,这时辛辰的大脑里闪过一个词:泛意识不死之身。

    类似龙珠中的魔人布欧,只要有一个细胞没有被消灭就不会死亡,很快会重新生长。他甩了甩头,辛辰告诉自己这里是现实世界,龙珠毕竟是动画,太过夸张以博眼球的行为并不科学,而泛意识这东西消失一次之后重新生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是原本的东西,这就像是换一个人一样,而且在没有搞清楚黑色物质在血液中发生的物质交换之前,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为妙。

    重复观察第二三号载玻片,辛辰打算用它们在做几组对照试验,至于第一组,辛辰拿出一个干净的烧杯,配了十毫升的营养液,用胶头滴管在上面滴了几滴,又滴了几滴生理盐水。一号盖玻片先保持住,过段时间观察黑色物质的状态。

    关掉多余的灯光后,辛辰将三号盖玻片放到了门口干净的位置。

    晚上,8:14

    吃过晚饭的辛辰低着头回到了九号楼,看了看已经昏暗的天色,站在楼外面给宿舍老大薛治中发了条微信:今晚不回寝室了,在家里住了。

    推开防盗门的时候看了下回信:收到,娘的,本市的就是好啊!想回家就回家。今天一天不见你,下午有课怎么没来?课上曹毅给你点到了,下次记得啊。

    辛辰想了想,回:知道了,明天早上我回宿舍砸门啊。

    薛治中:别别,打diàn huà叫我起床,别再砸门了,大不了不锁了还不成么。

    辛辰:锁上吧,没有jiān kòng不安全,记得别赖床。多大人了天天赖着不起。

    薛:

    地下室,辛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