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尘把曾祖父的遗体带到了华河市人工墓场,这里是极少见的一片广阔的绿地,遍地都是绿色的小草,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棵大树,但即使在这里,人们的纳米隔离服还是开启的。
由于与祖父相临的墓位都被十多年来的逝世者享用了,他便把曾祖父葬在了离祖父最近的一个空墓位里。
在场的人除了韩尘外,有祖母的父亲与母亲、叶局长和一个韩尘不认识的人,还有一些血缘并不是很近的亲戚表现出一种很枯燥的表情。礼师则滔滔不绝的念着追悼词,颂着韩尘的曾祖父如何把后代教育成了国家的人才,其实这只是礼师的习惯,他并不了解韩云松真正的丰功伟绩。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即使英雄也只能默默的离去,这是英雄的气魄,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他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荣誉,独自在家中喝一瓶白兰地,在梦中回忆着自己曾经的伟大功绩。
那个韩尘不认识的人,和叶局长的年纪差不多,虽然身材不高,却很有气质,这种气质似乎掩盖了他快步入老年的年纪。
叶局长和那个人随便聊了两句,是关于韩云松的,但可以确定叶局长和那个人并不熟悉。
墓碑是一种铜混合的大理石,韩尘在订制墓碑时让厂方刻的墓志铭很奇怪,奇怪到让厂方怀疑自己的电脑输出文字的程序是不是出了故障。
墓碑上刻着雪白的一行大字--hé píng的时代需要人才,混乱的时代需要英雄。
墓碑的中间镶了一个显示器,这种以太阳能充能的显示器能保证在200年内不会出现任何故障,显示器里是逝者生前的一些shì pín和tú piàn,白天,显示器处于熄屏充能状态,但到晚上显示器便会自动播放,这是每个墓碑上都有的。
显示器里的shì pín和tú piàn是韩尘在曾祖父的电脑里找了一上午的成果,曾祖父小时候、年轻的时候和晚年的shì pín与zhào piàn并没有直接在特定的版面里,而是分散在一些乱七八糟的ruǎn jiàn里。
有一张zhào piàn曾是曾祖父到月球的居住基地旅行时拍摄的,zhào piàn里有4个人,曾祖父、曾祖母、祖父和祖母。那时曾祖父很年轻,身材魁梧,曾祖父站在曾祖母的左边,曾祖母那时虽然不是年轻的姑娘了,但仍有一种端庄的美。祖父还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祖母则年轻美丽,她在祖父的右边牵着祖父的手。
zhào piàn的背景有十几米高的山,有一条弯曲而平静的小河,河边是一些各种形式的建筑,有别墅型的、四合院型的、中国古代经典型的、哥特式的……遍地都是草丛,远处有一个富人牵着一条毛茸茸的小狗在鹅卵石辅成的小路上行走,这条小狗那呆气的行走姿势和它厚厚的毛是韩尘最熟悉不过的了,这是一条蒙诺犬。
韩尘注意到了那栋高高的哥特式建筑,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月球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这里是月球第2安全居住基地,建成于公元4890年。按照标准,联合国让一些穷人在这个基地里测试了5年,联合国对基地的一些循环系统进行了修改后,穷人们拿着联合国的钱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地球。
zhào piàn的背景还有一个最令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天空。天空中发光的是一些数不清的能量体,这些能量体之间相距很远,但大地仍然很亮,这些能量体发出的光接近太阳光的强度,同样也有热量。
月球基地的上空是金属架和玻璃做成的网罩,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