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未来22世纪 > 第14章 《》的航天技术

第14章 《》的航天技术(2/2)

些伽玛射线,如何变成推进火箭的动能。科幻无极限,可以想象,存在象《星际迷航》式的物质转移。但正如前面所说,这样太先进了,不象是《未来22世纪》的可能产物,而且也太可怕;等于说阿猫阿狗都可以随便弄点东西上太空,再砸下来,那个世界,一天到晚都是廉价洲际dǎo dàn的轰炸。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凡尔纳设想的太空大炮。当然,不是凡尔纳设想的,用huǒ yào发射,这样加速距离太短,加速度太大,就算是用来发射货物,恐怕都很容易损坏。可以设想用电磁轨道发射,这样就可以用地面的电力作成本,不必携带重复性的燃料,加速度可以调整,只需要解决进入空气中的冲击力,这样的话,发射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下来,相应的是基建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可以计算出,一个以10g(这是人类正常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加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加速距离s=v2/20g=32万米。这门大炮不太可能竖起来,就算钻入地壳也不行。不过喜好,从来没有说过,发射入太空,非要垂直。到今天为止的火箭发射之所以垂直,是因为火箭既然不能从大气中吸引氧气,那么垂直发射所需要携带的原料最少。

    地面电磁炮不存在原料携带的问题,所以可以水平发射,距离虽然远了一点,但是工程费用却下降了,发射成本可以摊分到地面的能源上。而且既然可以水平发射,加速就不一定需要直线,可以回旋加速,加速轨道虽然达到64万米以上,但是维护成本却可以降下来。事实上,由于人类本身上可以坐太空梭上太空,所以加速度不一定需要限制在10g,如果提高到100g,发射轨道就只有几十公里长。对于今天已经可以建几千公里高铁的技术来说,未来22世纪建筑这样的电磁发射场,不成问题。发射加速的过程中,可以在抽真空的轨道之中。既然危险只是在接触空气时的震荡,但是能源却消耗在轨道加速的地面能源上,因此可以在载荷舱的前方甚至周围,包围上可以抛弃的,精巧的话可以回收的装甲外壳。

    可以想象,发射过程中一枚炮弹一般的载舱,以第一宇宙速度更快的速度撞入大气中,发出远近可听的轰鸣和流星般的火光,——如果减轻撞击空气时的力量,当是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这里假定已经得到解决,今天的洲际dǎo dàn再入大气层,不会更容易;——然后在几秒内即已经进入到太空,保护层自动脱离,载舱的内置动力开动,驶向轨道上的集结站。用这个办法,由于降低了携带化学原料的成本,估计可以将初始发射成本降低100倍到1000倍。如果成真的话,宇宙移民的初始后勤的成本,就可以解决了。

    相当于《未来22世纪》的“志”差不多结束了,新的一卷,将开始铺垫未来22世纪的“前史”“前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