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马哲真的知道不少事情,晨九既然相信他,那便是有晨九的理由。
酒足饭饱,已经是下午三点,安静的街道,也没有几个行人,百宝坊里,更是没有一个客人,两个无聊的店伙计,坐在店口正在发呆。
这两个人我上午都见过,瘦高个型如竹竿,留着个小分头,名叫永旺,矮个子奇胖无比,是个光头,叫陈峰。
他们二人做店里的伙计,真是个奇葩的组合,也不知马哲从那找来的两个怪咖。
见我三人回来,这二人忙迎了上来:“老板你回来了啊,川哥好,路哥好。”
我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马哲则把我拉进了店铺里间的办公室,沏了壶茶,说是可以醒酒。
“小哥,看看这茶壶,你知道它值多少钱吗?”马哲指着茶壶道。
对于古玩这个行当,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敢妄自开口,只得等马哲的下文。
马哲笑了笑:“先不说它的价值,这茶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正宗的紫砂壶,你在看它的造型,圆肚小耳细长嘴,做工细致巧妙。”
“而且这茶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二位小哥,你们自己看。”说罢马哲就揭开了壶盖。
赵路和我凑近才发现,原来这茶壶内,没有一丝茶叶,可是这碧绿的茶水,还有茶香,是怎么回事?
“发现了吧?这茶壶在日积月累下,壶内早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茶垢,就算不用茶叶,也可以茶香四溢!当然,这玩意,也不能喝。”
“噗。”刚进嘴的茶水直接吐了出来,不能喝还给我倒?
“呵呵。”马哲讪讪笑道:“小哥,其实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古玩这个东西,讲的就是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如果这是一个平常百姓的大茶壶,你觉得它会值钱吗?”
“任何一件东西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在里面,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看东西,不要只看表面。”
马哲给我们讲了许多古玩知识,一时半会儿,也消化不了,他却不是很在意。
在这段日子里,我和赵路就开始给马哲打打下手,碰见有人来卖古玩,他就会拉着我们一起鉴赏,两个月里到是过的十分惬意,只是王小玲在这两个月里,一直没有出现过。
这天傍晚,我才想起和刘语梦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借着店里的座机,给刘语梦打了个diàn huà。
很快diàn huà接通,传来刘语梦软软的声音:“喂,您好,请问你是?”
“小梦,是我,董海川。”
在diàn huà里刘语梦告诉我,钱早在十天前已经到账,只是没有我的联系方式,所以一直在等我的diàn huà,由于数额很大,如果想拿钱,最好自己跑一趟敦煌。
挂了diàn huà,我这才叫过赵路,叫他准备准备,我们连夜赶到敦煌。
和马哲打了声招呼,告诉他,我们准备回一趟老家,这才离开了西安。
这次到敦煌,心情清爽无比,哪怕火车在慢,我也觉得是种享受。
下了火车,赵路连连催促:“快点啊,川哥,咱赶紧去拿钱,完了我们回老家一趟。”
“急什么急?又跑不了,在说了,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