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建好的那年,村里一共有260口人,五个大堂,四个小堂,五个大堂分别是,赵氏、刘氏、唐氏、王氏和胡氏。四个小堂分别是,曹氏、姜氏、周氏和张氏。当时邻里们相处非常融洽,可以说是家家夜不闭户,当时老祖宗们选择此地,就因为旁边,有山有水,适宜人们的居住,也就是看上了现在的这眼泉“青龙泉”之所以,我们村才叫做“青龙村”,那年大旱无雨,庄稼眼看就要汗死了,几大堂的,堂主们甚是着急,于是商量决定,准备在青龙泉的对面平地上,修建“青龙庙”。相传那时,王氏和刘氏比较富有,也比较信佛,就在青龙泉的对面花了很大的人力和钱财,共同修建了一座“青龙庙”,说着曹爷爷抬手指向了对面的“青龙庙”。
这个庙我们知道,我们经常上去朝拜。
话说当时修好“青龙庙”的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全部都去上香,朝拜,求雨,说来也怪,当时就狂风四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解救了灾情,从此几大堂主就在“青龙庙”下立下誓言,每年农历“六月初八”为青龙爷的寿辰,寿辰当天全村人全部前往朝拜,并在庙前唱大戏以表敬意,也就是你们现在所知道的六月初八龙王爷寿辰,从那以后青龙村年年风调雨顺,也就是从那年开始,周边的村子都知道了灵验的“青龙庙”纷纷朝拜,迁移到了咱们村,慢慢的才发展到了现在我们拥有1000多口人的大村。”
我们听的津津有味,原来“青龙庙”和我们村是这么来的。
“曹爷爷,听说青龙庙还有很多离奇的故事?您能否在给我们讲讲”我们异口同声的问到。
曹爷爷,皱了皱眉头,思考了下说到好吧!既然你们想听,我就在给你们讲个有关我和青龙庙的chuán qí故事。
曹爷爷掏出了自己制作的木头烟袋,从牛角中捏出点烟丝放在了烟斗上,又从自己的汗衫兜里,拿出了两颗石头和少许的棉花,上下打擦起来,刹那间火星四溅不一会有了跳动的火苗,曹爷爷熟练的把火苗放在到烟斗上,烟丝燃烧起来,猛的抽了一口说到:
“那还的从爷爷结婚那年说起,那年爷爷结婚,当时我们小堂没有什么实力,也没有多少钱财,但是结了婚也是件大事,怎么说也得请村里邻里街坊吃顿饭,可是当时紧缺哪里有那么多的碗筷、盘子,愁坏了我们当时的堂主,大家商议后一行到了青龙庙前,烧香祷告,说到现在青龙村曹氏家族举办婚礼,没有碗筷,盘子,等下厨工具,求龙王爷给指条道路,当年的堂主把婚事要用的所有物品的清单,放在了青龙庙的神位下面,磕头后就退下了,说来也蹊跷,当天夜里堂主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衣秀才和堂主说到明天早晨你去青龙泉池边清点餐具和物品,用完之后在三更时分如数归还即可,如有损坏写字说明即可。第二天一大早,堂主带着本堂的青年们,前往青龙泉,当走到青龙泉时,大家都傻眼了,青龙泉池边上,一排排的盘子,碗筷摆放整齐有序,当时的场景和堂主梦里如出一辙,堂主带领大家小心翼翼的把所有物品,抬回村里,为我办了宴席,宴席结束后,按照梦里的时间,三更时分把所有物品,按照顺序放在了青龙泉池边大家就散了,第二天堂主亲自去池边查看,池边已经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昨天三更时分,摆放的物品已经消失不见。这就是我要说的我和青龙庙的chuán qí经历”。
就在这时,我们又问到:“那现在为什么没有人去青龙庙借东西了。”
曹爷爷摇了摇头,嗨!叹了口气说到,作孽啊!
“当年这样的事情传开了,每次不管办什么事大家都来借,按时还,用了好多年,直至有一年邻村的一户人家办事,贪图占便宜,借了很多东西,在归还的时候自己偷偷的藏了一部分没有归还,从那以后再借什么都没有了。具听说从那以后那家人一病不起,不久就不在于人事了。”
我们听了之后感到很气愤!
曹爷爷说到:“善有善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人在做,天在看。亏心事,不可做啊!”
接着曹爷爷给我们说起了第三件事
“其三,传说,咱们的这眼青龙泉的源头在龙秋山森林深处,从来没有人去过,但是相传,当年有一个本村的采药人,在中秋时节,上山采药,迷失了方向,偶遇一长须老翁给他指引了道路,方才回来,老人们相传长须老翁乃是青龙庙的龙王爷,要是遇见他则是你这一生的运气。”
听到这里,突然间,又传来了颤抖的声音:“孩子,你是迷失了方向,一个人在此不知何去何从?随老夫走吧。”
我在这一句颤抖的声音中惊醒!
下回更加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