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4章 鬼脱皮(2/2)



    “哟哟哟!田主任,别的地方都拜神佛供菩萨,你们村的人拜鬼,这世界观不对呀!啊?是不是封建迷信思想又抬了头哇?”木木君怪笑了两声,指着那香炉里的香望着田主任挤眉弄眼。

    田禾春愣了一下,脸色有些涨红,快走了两步上去,一脚把地上的一碗“水饭”踢翻了,嘴里骂道:“这些牛下的!老子的嘴巴说得白泡子鼓鼓的也没得人听,偏偏搞这些封建迷信格老子一个个都是好的!”踢了那碗水饭,他走到那座香炉跟前,脚抬了抬,然而终究还是没有踢出去。那个装水饭的白瓷碗顺着土坡向山下滚下去,叮叮当当的响了一路,听声音竟然没有摔破。

    田禾春转头指着洞口上方刻着的那几行字,大声说道:“林警官,我们村也有名声咧,这段话是我们县志上记的咧,专门介绍我们村这嵬山的。”

    木木君瞪了瞪眼睛:“未必你们村里这鬼还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不成?”

    田禾春脸色尴尬,扬了扬手:“嗨……迷信嘛,封建迷信当然是信不得的嘛。”

    我忍不住笑,想着找个台阶给他下,就指着香炉上的那两个字,问道:“田主任,这个洞就是鬼屋?”

    “嗯。听那些老年人说这个洞不晓得有好深!是个地眼咧,阴气重!是鬼进出的地方,鬼据说还不少,只有在大月亮的晚上才出来。村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看到过,说是那些鬼长得都跟人一个样子,也有男的也有女的,穿得花花绿绿的,在洞里进进出出,像人一样过生活。每一年清明节的时候洞里的鬼都要脱皮,脱下来挂在洞口通风,叫做晒鬼皮。那些鬼皮哟,在洞里一飘过来,一飘过去的,像人一样。有人走进来就要遭它们迷住,把rén pí撕下来,穿在自己身上,叫做换新衣。解放前的时候每年村里还要专门来人拜,上香,烧新衣服,求它们少害人。那时候的人嘛,**书,文化少,愚昧!现在我当村主任哒就年年讲,天天讲,时时讲,宣传破除封建迷信,现在这几年风气就扭转哒不少嘛,还是没得几个人相信哒嘛……”

    鬼屋里鬼脱皮的说法我早就听人讲过,听时只是觉得稀奇,过后就逐渐淡忘了,此时经田禾春一说才想起来,没想到在这里竟真有这么个地方。

    古人说山岭含石含水,有木有土生金,五行俱备,因此山生有魄,特别是少有人至的深山大川,灵气深重,易出怪事。这田禾春大概是怕我们有忌讳,对我们留了个心眼,上山时并没有对我们说鬼屋这事。

    田禾春在旁边啰啰嗦嗦的絮叨,后面的话我都没有听进去,他前面的话让我有些诧异。县志是很严肃的guān fāng典籍,按道理是不可能把鬼神这一类荒诞不经的东西记载进去的,而这座山又叫做嵬山,“嵬”有怪诞、奇异的含义,荒诞奇异的山!古人向来严谨,为什么偏偏给这座山起了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

    此时夕阳已经西斜,红彤彤的一个圆球挂在天边,仿佛鸡蛋黄一般,颤颤的坠得欲破。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我始终觉得这里比别处阴暗一些,当我再回头看那鲜红的鬼屋两个字的时候就突然没来由的心跳了一下。

    山洞的入口扁扁的,有两米来高,四、五米长,像个鲶鱼嘴。陈所带头走了进去,我们也赶紧跟着。走进洞里发现里面比外面大,越往里越宽,进了洞反而不觉得像外面看上去那般黑。走了上十米,觉得地面有些粘脚,细看发现原来地上有一层湿泥,绿黑绿黑的,像是水退过后的那种污泥。

    “田主任,这里面还涨水呀?”我指着地上问。

    “嗯。每年都涨水,雨水多的时候只涨到这儿,天干也只涨到这儿,这洞是真的神咧!”田主任指着我站的位置。

    陈所拿电筒照着前面,再往前走光线就开始暗了,黑漆漆的不知道有多深。陈所的电筒光照着地面上的一行脚印,田主任马上叫唤起来:“我就说嘛,兰子肯定是进来了嘛,这不是她的脚印是啥!”米兰子是他嫡亲的表妹,也不怪他激动。

    那洞子越往深处越黑,那行脚印一直往里面去了。陈所盯着地上细看了一阵,说:“脚印还新鲜,码子差不多37左右,多半是她。”

    田主任使劲喊了两声:“兰子!兰子!”回音在洞子里嗡嗡的响,但是没有听见有人回答。

    陈所说:“走吧,脚印进去了就没出来,人肯定还在里面,鞋印底下的花纹都是溜乱了的,估计是爬山爬得没力气了,站不稳造成的,她应该走不了多远了。”

    我也取了警用电筒出来,一前一后把田主任和木木君夹在中间。洞里倒很平坦,也宽,地上就一行清晰的脚印,顺着走就是,也好找。地上的淤泥没有干透,拔脚起来的时候发出“喳儿”的声响。四个人,两把手电,伴着喳儿喳儿此起彼伏的怪声一步步的往山洞里越走越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