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33节 十日场(2/2)

豚?还是算了吧,那玩意,指不定哪天就跑了,你这不是白瞎了么?”

    “没事没事。我这不是开了农家乐,打算揽点儿生意么?那几只海豚,你就当是我请来招揽客人的模特好了。”李林笑着说道:“请人干活,总要给点好处嘛。我这买几篓小杂鱼,就当是给它们的工资了。”

    “还是你们城里人会琢磨事儿。”何常青这才松口,笑着对李林竖了个大拇指:“现在请个兼职工,一天都要几十上百块钱的工资呢。你这倒是省事,几篓子小杂鱼就打发了。”

    “就是说嘛。”李林一边连连点头附和,一边指了指装着杂鱼的篓子:“何支书,你这几篓索性都给我得了。一共多少钱啊?”

    “这些啊,就按两块钱一斤算吧。”懒得上秤称,估摸了一下,何常青报了个数:“一篓子二十斤左右,这里还有三篓半,就算你六十斤好了。一百二,你看行不?”

    “行~。”答应了一声,李林掏出了钱包,数出了一百五十块钱递了过去。一百二是买小杂鱼的,剩下来的那三十,则是买螃蟹的钱。

    买好了喂海豚的小杂鱼,李林又想起了岛上还有三条狗狗。

    ‘狗粮倒是够吃一段时间了,不过……,还是买点儿大骨头吧。’一边琢磨着,一边把刚刚买到的杂鱼和螃蟹放回自己的小船上,然后,李林跟还在清账的何常青打了个招呼,径直走向了村里。

    宠物救助中心那边,李林每次去都是带的狗粮。一来,是因为那些狗狗们多多少少有些毛病,营养更加均衡的狗粮更适合它们,要是像农村里养狗那样什么都喂,或许会让肠胃不好的某些狗狗们吃出毛病来。二来,宠物救助站里只有祝站长夫妻俩常驻,需要照顾的猫猫狗狗又太多,要是天天让他们亲自动手给那些小家伙做饭,凭他们两个也忙不过来。

    现在,李林自己养了三条狗狗,他这边的情况截然不同于救助站,也用不着天天给狗狗们吃狗粮,适当的改善一下饮食,让它们开开荤,也是有必要的。

    来到村里,骑上自己的小踏板,沿着小路跑了十来分钟,李林突然发现,路边不远的一块空地上,竟然有个自己从来没看到过的小集市。

    在临时圈出来的停车场里把小踏板停好,顺便跟看车的老大爷聊了两句,李林这才搞清楚了状况。原来,这个小集市是个所谓的十日场,只有每个月的十号、二十号和三十号才会出现,平日里,这里就是一块什么摊位都没有的空地,所以,哪怕李林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跑了这么多趟,也一直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小集市。

    十日场里的食材,往往都是最新鲜的。毕竟中间隔了十天,像日用品那样的东西,倒是没什么忌讳,可讲究新鲜度的食材,总不能隔十天再摆出来卖吧?

    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去镇里的超市买大骨头的念头,李林掀开了小踏板的坐垫,拿出了两个环保购物袋,一头钻进了小集市里。

    “嗯?还有炸货么。”集市里人来人往的很热闹,空气中飘散着各种各样的气味,这刚一进场,李林就闻到了油炸食物的香味,恰好肚子又有些饿了,他就不由自主的换了个方向,顺着飘来的香气走向了集市的右侧。

    有炸肉饼的小摊儿,有卖面条馄饨的小摊儿,还有崩爆米花的,虽说不是很多,但这里的客人却是包括了男女老幼,显得十分热闹。

    “砰~~~!”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老式的爆米花机器又炸出了一锅新鲜出炉的米花,一看到弥漫于空中的白气,久候在边上的几个小孩子立刻欢呼着冲了过去。

    “诶?老李头,老李头,你怎么了?”但是,就在孩子们的欢闹声背后,却又突然冒出了一个惊慌的叫声。

    顺着这个声音看去,一个看着五六十岁的男人,直挺挺的躺在了地上,在他的身边,还有个同样年纪的妇女,正在一脸慌乱的呼天抢地。

    “不会是心脏病吧?”

    “不会吧?这玩意一惊一乍的,有心脏病的人还敢过来凑热闹?”

    “别往前走,躲远点儿。”

    周围的路人一下子散开,露出了一大块圆形的空地,原本正在招呼小孩子们的米花机老板,这会儿也有些慌了神,生怕眼前这人会牵扯到自己。

    “让一让,让一让。让我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