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宽城子鬼话 > 第一百零四回 八卦阵

第一百零四回 八卦阵(2/2)

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九天玄女)那里学到阵法(天一遁甲),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战国以后,步骑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编成,阵法又有了变化和发展,1972年出土了《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时代的《尉缭子》本来也有“阵形篇”,现在已经失传。秦汉以后,中国历朝的军事家对阵法的发展还有: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中国的各朝军队均演练阵法。

    而在阵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家层出不穷,可以不用人来布阵,阵的功能也从战争变为了困,夺,丧等功能,结合道家五行八卦,借助天时地利,风水易学所创出常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李世东说的没错,这里没有五行之气,自然景观,如若要布阵,那是基本不可能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完颜婷微微一笑开口说:“有一个人能,他不单不需要五行之气,还可以隔断它,转为虚无之气,只需要几个记号或者几个文字就可以困人一生。”

    “我操,还有这么厉害的人!”老四惊讶的问。

    “有!”李世东重重的点了点有,“要是现在布阵的人是那个人的后学,我们恐怕很难走得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