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1章 现代诗(2/2)


    “无碍”,太山府君应道,“蒋生,你说什么时辰合适,便到御前司来,我将你送至马援的梦境里”。

    蒋子文一想历史的进程,答道,“待马援回洛阳之际,便是托梦给他之时”。

    “可以”,太山府君一口答应下来,“我会让谛听司留意,一旦马援回洛阳,马上通知你过来托梦给他”。

    议罢此事,太山府君便遣退了王尚书和蒋子文,临别时,一再嘱咐王尚书好好对待蒋子文,人才不可多得啊!

    两个人出了御前司大殿,出了御前司的城门,又进了冥选司的城门,进到冥选司衙门。

    坐回自己的木椅上,王尚书对蒋子文说,“真没想到蒋生你真不是凡夫俗子,这么快就让府君另眼相待,我还真不能小看了你!”

    “岂敢岂敢”,蒋子文客气地说,“以后还得仰仗尚书大人栽培呢!”

    “栽培不敢当”,王尚书笑眯眯地说,“我还有事要仰仗你呢!”

    蒋子文脑筋转得飞快,随即答道,“还是那本**经,大人请放心,见到马援我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

    “还有”,王尚书继续笑嘻嘻说道,“蒋生你在阳间也是性情中人,好色是你最大的特征,刚刚在御前大殿你也看到了,府君对我金屋藏娇都没说什么,你想不想也来试试?有府君的青睐,我叫人给你安排单独的卧房”。

    “金屋藏娇?”,蒋子文一愣,王尚书对这个典故如此熟悉?

    “哦哦哦”,王尚书跟着出言掩饰,“就是我的卧房里藏着两个美女,你有没有兴趣?”

    蒋子文苦笑一下,“我离世已有数日,不知道见到美女还有没有感觉?”

    “无碍,我去把她们叫出来给你瞧瞧”,王尚书的脸上露出些猥琐的表情,蒋子文看在眼里隐隐感觉与他的本性不符。

    说罢,王尚书转身向内堂的卧房走去,把蒋子文一个人留在了衙门内。

    蒋子文看着空荡荡的衙门,靠墙的两排阴兵也不在,他围着王尚书的案几转了一圈,意外地发现案几上有一块惊堂木,惊堂木下面压着一张窄窄的纸笺。

    蒋子文轻轻把纸笺抽出来一看,上面用隶书书写的,勉强一读,大为惊讶,居然是几句类似现代诗的诗句:

    浮生若梦,

    生死一古稀,

    到头来,繁华一场空,

    史书误留名。

    何人识我,

    新朝地皇,

    如今在此地府的牢笼,

    方寸之处。

    几时得真身,

    游魂有归所,

    挣脱这暗无天日的时光,

    重翱九空。

    这诗句是王尚书自己写的无疑,不过这现代诗的文风,不是东汉人能写得出来的,了解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汉朝都是乐府诗,不会出现现代诗。

    蒋子文又把纸笺放回惊堂木下面,这时一阵清幽的香气从内堂飘来,循香一看,只见两个年轻女子正袅袅婷婷摇步走来。

    一女容颜甚美,犹如女星柳岩,婀娜多姿凹凸有致,身穿碧绿的罗裙,披着暗红色薄烟纱,一袭精致的裹胸若隐若现,外露的双臂肌若凝脂,吐气如兰,正是娇滴滴一俏佳人。

    另一女是一袭粉衣,混血儿脸孔,与当红小花娜扎有些神似,小麦色的肌肤,青丝散落,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却又双目流彩,左顾右盼,凤眸潋滟,荡人心神。

    此二女一步一摇来到蒋子文面前,双双躬身行礼。

    王尚书紧跟着出来,发出一阵邪魅的笑声,问蒋子文,“蒋生,此等姿色如何?”

    蒋子文把目光从美女身上移开,笑嘻嘻答道,“尚书大人,一女为江南娟秀,一女为异域佳人,皆是上品啊,大人好艳福!”

    “蒋生果然是同道中人”,王尚书抚掌大笑,“这是莺莺和燕燕,蒋生感兴趣的话,我不妨将二位美人赠予你……”

    “岂敢岂敢”,蒋子文脸薄,连忙推辞,“君子不夺人所好,尚书大人诚心眷顾的话,下次帮我再留意就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