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64章生死(2/2)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

    走得快的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走得慢的人,总是想着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人生目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仍然没有完成,碌碌无为地度过了自己平庸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一种悲哀。

    人,倘若能时常想起死亡,想到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死去,而自己能健康地活着,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可爱,再难处理的事也会变得轻松,也会自然而然豁达、超脱起来。

    人只有看透生死,才能真正冷静理智、大彻大悟、超越自我。”

    “哈哈哈,你倒是看的透彻,可是你真的超脱自我了吗,大道理谁都知道,可是你真的能做到吗。”书何摇了摇头问道。

    “我可以做到,且我已经做到了,生死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毫无关系,我现在只要多活一秒,我就会感觉到很庆幸,而如果我死了,我同样会感觉很开心。”长生说道。

    “看来你是真的不在意生死了,而一个连生死都已经看透的人,内心应该很强大吧,那么,如果我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事,你会去做吗。”书何看着长生说道。

    “只要我能办到的事情,只要冥尊开口,我都会去完成。”长生说道。

    “很好,看来生死你是真的看开了,不过就算如此,我还是要给你好好讲一下我的生死感悟。”书何笑着说道。

    “愿闻其详!”长生说道。

    “我本不欲生,忽而生在世;

    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这虽是一种明智,但似缺少直面死亡的达观。

    反过来,未知死,又焉知生呢?

    对待死亡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人们顽强抗拒的东西就是人们所恐惧的东西,

    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对死后虚无的恐惧。

    其实

    生命是一种自然的来去过程,

    死亡是一件平常普通的事情。

    道家对待的死亡的态度是道法自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谈死,必谈生。

    生和死都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轮回完成了世界的新陈代谢。

    我在一本书中看过,

    生与死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

    是每个生命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在人生的漫长之旅中,死亡总是与我们形影相随。

    有时我们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

    有时却感到死亡与我们近在咫尺。

    实际生与死,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很多人要无奈的去面对死亡,

    任何人在死亡面前都没有特权。

    实际死亡就像个旅行,离别的码头,

    送行的人熙熙攘攘,然后旅途上永远是孤独的一个人。

    有人曾说过:

    死亡是大自然最后的公平。

    活着的人,一副躯体一口气,一切随欲。

    死去的人,一堆白骨一缕烟,一切空无。

    死亡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恐惧的,

    它会使人产生无限的痛苦和迷惘。

    在惶恐中都多么希望生命能永恒不变,

    可它是变化中的必然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生老病死是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规律,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就不要害怕面对,

    而要豁达坦然的去面对。生与死,犹如日出与日没。

    日没是太阳在地平在线的消失,而其本身永远不会消失;

    日出是太阳在地平在线的升起,而其本身永远高悬于太虚空中。

    死亡是生命最后一个过程,

    有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完整。

    不要挑战死亡,而要接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