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东北异闻奇谈 > 第四十五章 秦大麻烦饭局

第四十五章 秦大麻烦饭局(1/2)

    陈小辫为了答谢秦大麻烦,原准备出出血,请他好好的吃一顿,可不想那秦大麻烦并没有带他去什么大饭店。

    “秦叔您也太客气了,虽然是随便吃点,但您也得去个差不多点的地方啊。”

    原来这秦大麻烦在京城二环内的小胡同内找了个不算起眼的四合院。

    “说的什么话,我怎么能宰你们呢!这就行了……”对于小辫和大刚的疑问,秦大麻烦并没有解释,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不过脸上的笑容好像是有一点奸。

    “几位爷,给您上菜了!”正说着,门口进来了一个打扮十分利索的小伙子,一盘盘香味十足的菜摆上了桌。

    陈小辫和陆大刚一看,一共就四个菜一个汤,而且虽然看起来挺精致的,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大菜。

    “秦叔,您真不用给我们省钱,要不您在点两个菜吧!”

    “对啊秦叔,好歹您在点个荤菜。”

    这一下两个人都挺失望的,其实两个人除了想好好的请秦大麻烦吃顿饭外,自己也想解解馋。

    “别这么说,这家的菜还是挺好吃的,你们快尝尝吧!”

    可是秦大麻烦似乎很满意,一伸筷子先夹起了菜招呼两个人赶快尝尝。

    “呜呜呜呜,真是太好吃了!”

    “额……小辫,秦叔这是怎么了,咋还哭了……”

    正在这时,两个人突然见到一口咽下菜的秦大麻烦竟然夸张的流下了眼泪,难道这菜是龙肝凤髓好吃到这种地步?

    “这也没啥啊,看着就是很普通的豆芽啊!”

    按理说这秦大麻烦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小辫有些疑惑的夹起盘中的菜,可他却发现这就是很普通的豆芽啊。

    “我也尝一下……呜呜……嗯!……呜呜好吃!”

    “额……你俩至于这么夸张嘛!”

    大刚在一旁也有些忍不住了,他眼看着小辫吃下那盘菜然后竟然做出与秦大麻烦一样的表情。

    “真的是太好吃了,你快尝尝。”

    “哦哦……嗯!这也太好吃了!”

    大刚忙吃了一口豆芽,这下两个人都惊呆了,是怎么人可以把豆芽做的这么好?

    “这可不是豆芽了,这叫如意菜,里面加入了鸡汤会吸走土腥味,而增加鲜味,这道菜名为如意菜。”

    经秦大麻烦一说才明白,这倒也是豆芽不过被仔细的去掉了头上的豆瓣和尾部的根,只留下了中间的茎部,形似如意金箍棒,所以叫做如意菜。

    :“还不止如此,你们在看下面这道菜,每一道都不简单。”秦大麻烦没有停下来,筷子一杵挨个介绍了起来。

    “这叫紫仙螺片,这可是东海紫仙螺,每一只都价值不菲的!”

    这道紫仙螺片用的是极珍贵的东海紫仙螺肉切片,为了保证口感每一只都选用螺体只接触物体最前面的那一块肉,而眼前这一大盘可想而知……

    之后秦大麻烦滔滔不绝的挨个介绍了面前的几道菜,每一道食材都极为珍贵而且做法不易十分讲究刀工与火候。

    “这……这么厉害!”陈小辫和陆大刚此时听完秦大麻烦的一大堆讲述后已经控制不住的口水往下咽了。

    “快,快尝尝!”两个年轻人此时也受不了了,每个人夹起了离自己面前最近的一盘牛肉迫不及待的往嘴巴里塞,

    这一下可不了得,这牛肉特有的香气不断的刺激着味蕾,让两个人顿时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那香气环绕,嘴巴里一直回味无穷,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吃下一口了,下一口味道一定更好。

    “等……等一下。”“怎么了,快吃啊!”可就在这时,小辫的脑子里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夹在手中的肉都掉到了盘子里,这倒是让大刚有些意外了。

    “秦叔,你跟我说这一桌菜得多少钱!”

    “坏了,这一桌菜个个都这么讲究,肯定得不少钱吧?”

    原来,此时的小辫从美味中陶醉醒来是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如此讲究的菜肴恐怖价格也不会便宜了吧!

    “唉,真讨厌,最不喜欢吃饭时提钱了。”这秦大麻烦一听小辫这么一问,赶紧嘟囔着又朝嘴里塞了一块肉。

    “应该……不会…超过十万吧?”

    然后有些尴尬吞吞吐吐的将价钱说了出来。

    当秦大麻烦报出数字后屋子的空气瞬间凝固了,两个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屋里只剩下秦大麻烦抓紧往嘴里塞肉的哼唧声。

    “啊!别拦着我,我要杀了这老家伙!”

    “小子你注意点,京城里可没人敢这么跟我说话。”

    好半天后反应过来的陈小辫彻底怒了,这说来也难怪,对于吃只烧鸡就等于过年了的陈小辫来说这一桌十万的饭菜简直是天价!

    “小伙子,冷静一下……”

    正当此时,门口的一个声音把屋里的场面给暂时控制住了。

    “是我做的菜不合胃口吗?为何发这样大的火气?”众人一见来人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穿着干净手中捧着一个带盖子的长盘,听话茬应该就是秦大麻烦口中所说的京城名厨“丁灶头”!

    “来,给你们加个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