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而我就应大大的对付他呢?还是这么说吧,如果一个人达到了仁的境界那么他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呢?”
“我想能够做到尽可能的使自己以善抑恶也就是了。仁在具体的事情上会显示出多种的形态,一个人作为社会个体和高等动物就应把仁主要用在对人上,要对伤害他人的事情做到不忍。人的感觉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仍然是以感觉为第一要素。”
“那么理性呢?”
“理性也是以感性为基础的。当一个人在运用某种理论进行huó dòng时其本质仍然是凭感觉,比如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某个亲戚家,目的是送一件衣服给那个人,那么他这次行动的起因就是他感觉到了自己应该这么办,那他为什么会觉得应该这么办呢?那是因为他现在没有感觉到的要紧的事而将这件衣服送给那个人对他来说会感觉很好而他又感觉不到这么做有什么不好,于是他的行为便产生。如果他这时感觉到有什么不好,那么他就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了。他首先要找出不好的原因,而原因就是他感觉到的思想信息,例如他回忆起来今天可能会下大雨那么这时他就要先观察外面的情况进行判断。这里对天气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判断一种是不绝对判断。如果他的绝对判断是今天肯定下不了雨,在没有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他的行动会照样进行,而如果是不绝对判断问题就复杂了。还有一个人在照种理论按步就班的做数学题仍然没有脱离感觉,因为他必须先感觉到做这件事很正确他才会去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