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的发现,如果直觉和推理出现了矛盾,很多时候都会是推理错误,缘由就是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就像是辛辰不久前经历的事情。流星雨好说,上网一查就知道,但后来发生的反常理的太多了,以至于辛辰有些晕乎。
两个酒瓶为辛辰的直觉tí gòng了佐证,完全推翻了所谓的推理,在发现瓶子不同的一刹那,辛辰预感到自己以后的生活将完全不能用常理推断了。
既然刺目的光芒存在,那么刚开始透明后来全黑的球体就存在,进而类似的冰冷液体也会存在,所谓的致命压力一样存在,光亮的纹路,浮现的纹身,还有呼啸扑来的黑暗。想到这里,辛辰握着勺子的手颤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问题,吐了口气,感受着毫无食欲的胃,辛辰决定先把事情搞明白了再考虑其他的问题,在此之前,他连饭都吃不下了。
“来较量吧!生死之间才叫刺激!”他脸上厉色一闪,在心里对着那最终扑来的黑暗狠狠地咆哮。
“就算死了也不要你好过!”从小到大到大数次历练,和野兽打过无数次交道的辛辰骨子里有着同野兽一样的凶狠的性子。尽管在亲人的鼓励和教育下将之深深埋入心底,但当他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之时,这种凶恶的性子就从土壤中喷涌而出,爆发出远超一般情况下的凶狠。
慢慢站起身,虽然脸上像往常一样平淡,但辛辰的气质整个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以前就像是一个镜湖一样祥和宁静,现在就像等待喷发的火山一样,压力重重。周围的学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动作有些凝滞,眼中带着些许迷惑。好在辛辰已经快步走出了餐厅。
确定了事实之后,辛辰最先想到的就是姑姑的实验室,但那个实验室他已经三年没有去过了,一个是因为高二那年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dá àn,之后的高三课程很近,第二个是,他已经长大了,再不能像小孩一样溜进去,要知道,如果按照成年人处理,辛辰泄露实验室机密不仅需要赔偿一大笔钱,还得面临刑事诉讼。
但检查身体,似乎最好最全面的地方就是姑姑在的那个生物学研究所,如果在医院那种公共场合检查,可能会对辛辰造成更大的麻烦。比如:检查出从未出现的疫病,那他一定会被关进研究所!再比如查出更反常的,像diàn yǐng中蜘蛛侠一样的良性变异,辛辰这一辈子不得安宁,而且中国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频繁得多,可以说就算是辛辰隐姓埋名去医院检查,只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就一定能将辛辰从人群中找出来。
辛辰坐在公交上,思绪翻涌,已经打消了去姑姑所在的研究室的念头,戒备森严不说,而且不知道这三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安装了什么样的装置。
姑姑家的地下室里也有一台光学显微镜,但那台显微镜已经有些老旧了,放大倍数只有一千倍,仅仅能作为高中生物课的教学器材,这还是应辛辰的要求姑姑购置的,当时高一对生物产生了兴趣,可仅仅做了几次标本就弃之不用了。只是没想到在地下室一放就是四年,到现在不知道镜片保存的还完整不,会不会被老鼠啃掉一大块。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学校的生物研究室,辛辰在上学期的实验课去过,一二层是阶梯教室,六七层是研究所,楼顶的核心研究室的门禁严密性肯定最高,其他地方都比较开放,因为有些研究室还承担了教学任务,所以一般不限制人员进出,没有保密的必要,当然,仅限本校běn kē生,外来人员连大门都进不去。但缺陷也很严重,那就是人员流动太过频繁,假如辛辰在那个地方做实验,他也别想保密了。
没有办法,辛辰只能选择姑姑家地下室的那台显微镜先试试。如果没办法的话就向姑姑救助,虽然辛辰觉得她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姑姑是医生,能力更多的展现在医院而不是辛辰需要的地方。说了只会让她担心。
“不知道家里那些老人们有没有办法。”辛辰暗暗思索。
“川大医院宿舍到了”辛辰想都不想下了车,径直走进家属楼。
九号楼,三层,辛辰开门后,房间里有些昏暗,还有长期不通风的怪味,姑姑家没人,不在周末的时候姑姑和姑父都会在单位忙碌很晚,单位也有宿舍,就连研究室都有休息的地方,所以通宵达旦是常事,平时家里没人,这个家只是周末两人歇息的地方,辛辰大一大二课程紧也没有经常过来,只是在大三的周末才过来住两晚上,只有辛辰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才有了家的味道。
刚想要打扫房间,辛辰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不想向姑姑撒谎,万一姑姑问起他支支吾吾不想回答,很容易就会被发现问题,而在没有弄清楚这件事情的威胁等级之前,还是不要让亲人们介入进来。只是想万一自己承担不了,亲人们有一个距离保护。所以目前最好不让他们发现自己来过。
在茶几底下找到地下室的钥匙,又从书房里拿了一些工具,这才关shàng mén下了楼。
地下室,辛辰灰头土脸地从柜子后面把一个有些掉色的木头xiāng zǐ拿出来,这就是显微镜了,看xiāng zǐ的样子保存的还完好,只是靠墙的一面被老鼠啃了个稀巴烂,xiāng zǐ质量还可以,没有将里面的显微镜漏出来。否则被老鼠啃掉就抓瞎了。
关好门,将地下室的日光灯全部打开,条件不好,但也只能凑合凑合了。辛辰小心的收拾出一个相对干净的平台,抽出一张白纸摊开把书房里拿出来的工具放在上面,又从放显微镜的柜子里拿出以前用过的物件,两个看上去干净的培养皿,三片载玻片和没开封的盖玻片,几支单糖试剂,从楼上带的,一瓶还未开封的生理盐水,还能用。半瓶蒸馏水,两小瓶染色剂,额已经过期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用。镊子
打开显微镜的柜子,有些惊喜的发现保存得很完好,辛辰很庆幸当初最后一次收拾显微镜的时候没有偷懒,按流程的布置好了,还在里面放了两片硅胶干燥剂,否则里面不会这么干净,四年不用按常理来说木头柜子早就烂了。
调整好显微镜的焦距和反光后,辛辰开始做切片。
冲洗干燥采血
“好吧,开始采集血样,与其让别人把自己切片了,不如自己先把自己切片了。”紧张感让辛辰有些神经质一样的开始自言自语。
不断的操作中,辛辰慢慢回忆起了高中的手感和经验,他以前也观察过自己的血细胞。这是从陌生到熟悉的一个过程。
血液滴在玻片中央后,辛辰用镊子将盖玻片小心翼翼的改在了载玻片上,这步他高中的时候碎了n次,好在后来失误的次数越来越少。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的时候,辛辰才想起来载物台上的小夹子四年前就被自己搞坏了。
没有夹子,额,也成,慢慢来吧。
怀着激动的心情,辛辰左眼对上目镜。
圆形视野里。
血细胞有些密集,与印象中自己的血液不同,这些血细胞太过密集,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重叠,放在平常,辛辰可能会认为这是好现象,但现在他只有一个心思:
果然有问题!
换了个倍数更大的物镜,辛辰调试细螺旋,避开了重叠在一起的血细胞,圆形视界重新变得清晰。
看着放大后的血细胞,辛辰一点一点和记忆里的影像对比。
半径,增大二分之一;颜色深度,较深;形状,饱满
除了血液中血细胞更加健康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异常的地方。
他不死心的继续寻找,违规的挪动拨片,观察,调试;挪动,观察,调试继续观察,接连重复几次,在辛辰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时候,他又一次俯下头,视野中的景象让他险些将手中的镊子扔掉,幸好没有触碰到任何东西。
深呼口气,事到临头,辛辰发现自己反而不再紧张,暗叹一声。果然未知才令人恐惧,只要你显出原形
明亮的显微视野中,一条黑色长条形组织一动不动的将圆形分成两半。
长度目前看不出来,宽度是红细胞直径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