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年大汉拿着手臂粗的绳子进灵堂,缠绕在棺材上,刚开始的时候是用绳子绑着棺材抬出屋子,到外面后才绑木头扛着。
“等下你们抓了糯米的,如果是啊方的儿子孙子兄弟姐妹等等亲属,等他们抬起棺材的那一刻,就往棺材上扔糯米,如果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孙女姐妹或者是外姓亲戚等等,就往外面扔,不要往棺材上扔,你们扔糯米的方向是相反的,明白了吗?”
师傅吩咐着说,那些家属立即点着头说明白了。
见此,师傅一手拿灵桃印一手拿一个汤勺子来到了灵堂门口,汤勺子里面装满了糯柳酒。只见师傅一边念一边用灵桃印对着半空不停的写着。
几分钟后,师傅含了一口糯柳酒,对着灵堂内喷了出去。
“当当当”“咚咚咚”“long咚锵”
“一,二,三,哦呼~”
随着师傅一口酒喷了出去,一段非常急促的冥乐便是响了起来,灵堂里面的那十多个大汉立即高声的喊着,最后一声落下之后十多个大汉抓紧绳子,把棺材抬了起来。
在我们这边,每次抬起棺材或者抬的时候吃力,就要大声的喊“哦呼”二字,就会轻松不少。
当棺材抬起来后,那些家属立即往灵堂内扔糯米,也有一些家属往外面扔。
十多个大汉用绳子把棺材抬出了屋子,待抬过门口的时候,众人又是高喊“哦呼”一声。在过大门的时候,方公的一个儿媳妇哭着立即上来作势拦着众人,不让他们把棺材抬出来,这也是一个规矩。
在棺材抬出门后,都会有一个和死者有亲属关系的妇女上前稍微拦一下,表示不舍得死者离去,这是尽孝的表现,让死者去得安心。
屋子外面的平地上已经摆着两张长板凳,那十几个大汉把棺材放到长板凳上,再放下的时候,又是高喊一声。
棺材放好后,家属便是蹲在棺材前,那些妇女也开始哭了,在我们这边,葬礼的时候哭,称作“哭丧”。
一些人扛来一根粗大的木头,绑在棺材上面,又拿来一些被子衣服什么的盖在棺材上面。师傅拿来一条白布,绑在棺材上面的木头上。
师傅拿着灵符旗站在棺材前,边挥着旗边念着经文,这时大师伯走到那些家属的旁边,问道:“你们等下谁去拿白布?”
“啊文去拿吧。”
方公的大儿子回答道,啊文是方公的二儿子,随着方公大儿子的声音落下,一个中年人站了起来。
大师伯对着那中年人道:“等下你拿白布的时候跟着前面的纸钱走,前面会有人抛纸钱引路的,还有在拿白布的时候不可回头,如果你回头,就表示你爸对这里还有留恋,日后你们就麻烦,知道了吗?”
“知道了林师傅。”那中年人点头答应着。
大师伯见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走到一旁等我师傅念完。
“拿白布。”
师傅念完后就退到一旁,对着那些家属说道,方公的二儿子立即来到棺材前拿着白布。这个白布不仅仅是死者的儿子可以拿,孙子也是可以拿的,若是死者没有儿子孙子,那么就由亲兄弟拿,倘若死者也没有亲兄弟,那就由堂兄弟拿,没有堂兄弟,死者的契亲戚拿。
什么时候叫契亲戚呢,就是生前根据五行命格之数结成的亲戚,叫做契亲戚。
白布只有男的可以拿,女的不行,若是死者什么亲戚都没有,孤身一人,那么就由正堂的师傅代拿。
“当当当”
“一二三,哦呼~”
一切准备好之后,在师傅的一声念下,冥乐响起,棺材抬起,拿白布的走在前方,棺材在后,家属和一些撑伞拿东西的跟上,正堂和茅山在后,一路敲着冥器。
“噼里啪啦”
随着棺材的抬走,后面有人放了鞭炮,告示众人出丧了。
在出丧时,会有专门放鞭炮的人,那些鞭炮大多数是一些短小的鞭炮,我们这边叫那些鞭炮为“死人炮”,就是专门在葬礼上放的炮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