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的时代。说起来,这一观点在今天也同样适用。
当我坐在星际飞船候机大厅中,望着落地玻璃窗外匆匆忙忙的宇航飞船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第一次驾驶载人航空器的经历。
那时候我mèi mèi才刚刚出世,妈妈在老家一个旧式的花园式别墅里坐月子。老古董爸爸仍是在忙他的生意,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和妈妈,哥哥也在外读书。
我一个人放暑假在家闲的无聊,经常捉猫逗狗在老家乡下胡闹。爸爸被妈妈抱怨得多了,别想出一个馊主意:把我关在阁楼上--对我禁足!
我那个憋得呀,恨不能从阁楼窗户上跳下来,但下面都铺了花岗岩地砖,我可没那么傻挑战地砖硬还是我的腿硬。
阁楼上都是一些旧家伙事儿,我穷极无聊开始研究起他们来。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玩具飞机模型。
显然是老古董儿时的玩具,还别说,玩具质量还可以,封在杨木xiāng zǐ里面许多年了,竟然还没有变质或受潮。
这是一个手工拼装滑翔翼飞机,高强度钛合金的架子,石墨烯纳米管编织的机翼,可想而知机身强度有多大。想必是,第一架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看到这箱好玩意,一定会高兴的跳起来。
而对我来说,第一次组装飞机显然还是有点难度的。
说明书有很多页,详细描述了每一个零部件的用法。
令人意外的,从不好好坐下看书的我,对这架滑翔翼飞机的说明书研究得十分认真。
母亲估计是从来没见过我像现在这么安静,兴许是担心我的安全吧,叫管家架梯子上阁楼来检查我在干什么。
我听见有人上楼的声音,便对着来人大喊:“我好无聊,快放我下去!”,一面喊着,一面把说明书藏到身后,并且拿身子挡在管事跟装飞机的杨木xiāng zǐ中间。
管家见我无恙,便探着半个身子(他站在上阁楼的梯子上,我只能看见他的半个身子)重申我父亲的规定:“不准离开阁楼!不准打扰妈妈休息!不准……”末了,还补充一句:“如果饿了,可以随时对着楼下喊叫一声,会有人给你送吃的。”
管家走后,我这才意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把我锁在楼上,目的是为了让我不能出门捣乱。如果被家里人看到我在鼓捣滑翔翼飞机,他们肯定会制止我的,那我的“天空逃离计划”岂不泡汤了!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迅速做了一些补救措施,将一个又重又沉的、装满了旧健身器材的xiāng zǐ拖到阁楼入口上来的盖板上。另外拉扯起一块闲置的窗帘,将阁楼入口跟杨木xiāng zǐ中间隔开,以防有人从楼下看到xiāng zǐ附近发生的一切。
做好了保密措施,我便开始实施起伟大的“天空逃亡计划”来!
首先,我通读了一遍组装飞机用的说明书,同时对着零件表检查了一遍杨木xiāng zǐ中的零件。嗯,一个没少,而且整整齐齐摆在xiāng zǐ里。只有上面的零件被人动了一两样,显然是当年老古董玩票似的拿动的。
然后我对照说明书,开始准备一些组装必备的工具。需要:螺丝刀(大中小型号齐全的一套),锤子(钢的,还有橡皮的,都需要),起子(用来拔钉子用的,以防万一钉错了地方!),螺钉(各式各样的,幸好杨木xiāng zǐ里都有准备),钳子(用来弯金属丝的),还需要手套和工具服(劳动保护装备必不可少,看说明书显示飞机翼展足有五米,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装好的,所以劳保物品必不可少!)。
工具在阁楼上一个工具箱里面都能找到。这可真是一件好事,省的让我再去求楼下的家人们,那样既不方便又增加了计划暴露的风险。
最后,就是组装了。阁楼上叮叮当当的劳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妈妈正躺在床上照顾刚出生的小宝宝呢。听闻管家汇报过我的情况,她确认我在阁楼上并没有出事,可是我难得的那么安静又让她感觉有点紧张,生怕我被关坏了。
直到叮叮当当的锤击和零件砸到木地板上发出“邦”的巨大响声响起。她这才确认我在阁楼上没事——即使爸爸严酷的把我禁足在空无一人的阁楼,这个小儿子依然能驱动他那使不完的精力,把那里折腾成一团糟……
“管家,快来扶我,咱们去一楼去休息吧,这楼上太吵了。”妈妈喊来管家说。
老管家说:“夫人,声音是从阁楼上传来的,二公子还在上面,要不要老夫上去看看。”我妈果断拒绝了他:“算了,那上面都是些不用的旧家伙事儿,就让他折腾去吧!”我妈显然对我能独自待在阁楼已经心满意足了,她以为我顶多也就捣捣乱把阁楼糟蹋成乱七八糟,而她宁愿放弃那里换取全家的安宁。
后来她让我知道了她当初的想法,她后来后悔说:看来我还是太年轻,忽视了你的折腾能力,当初真该让管家上阁楼好好查看一番的。
家人的感受放下不表。阁楼上,我按照说明书上的顺序将飞机机架组装好,铺设滑翔道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阁楼的窗户太小了,飞机翼展很宽,装好了根本出不去!
我那个头疼啊,最关键的问题忽略了,由我逃离阁楼变成了滑翔机逃离阁楼的问题。
仔细研究过飞机大小,窗户宽窄后,我得出结论:没办法,还是得拆窗户!
而楼下花园里管家浇花的管家不时的往阁楼窗户上瞅的举动令我有些担心。
算了,这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