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代的确简单而令人怀念,但它不可能永远坚持不变。世界总是会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有一个邻居,是我父亲从小玩到大的好友。在我父亲从事着艰苦的伐木工人的劳动时。他就是市政府内主管伐木场的官员。”
山里人老师把故事的背景交代完以后,很快就进去了主要矛盾揭示环节。
“那时候他家有一个儿子,被他的父亲按照伐木场管理官员的接班人模式培养。我们叫他小a好了。”
“可以这么说。
在小a很小就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玩具的时候。我和我的姐姐们都还在门前的泥巴地里玩泥巴。”
“在小a很早就享有专属自己的餐具和精致的独立包装餐点的时候。我和我们全家都还挣扎在吃杂粮饼的温饱线上。”
山里人老师回忆道,从小a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对比中,完全把自己的生活条件比到了低微到尘埃里面的程度。
学生们被故事的情节所打动,都不自觉的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师的身上。
“唯一一个我们和小a比起来,稍微还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教育!”山里人老师声音低沉的说,表情严肃,眼眶中似乎还带走泪水。
“因为家里穷,所以我们姐弟几个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教育机会。
要知道。即使在那个年代,在李奕总督的支持下,贝都因人民也都还能享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山里人老师感激的用眼神瞟了一眼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陌生人。
然后接着说:“可惜呀,那时候家里实在太穷,即使上学免费,我父母在伐木场上班的工资也不可能养得起我们兄妹五个。”
同学们都猜想到事情下一步的发展,所以都以同情的目光看着这名外号“山里人”,衣着外貌朴素大方的老师。
老师顿了顿声,用沉重的嗓音说:“没错,我的几个姐姐全部都辍学回家帮忙了。”
“只有我还留在学堂。”山里人老师说。
“另外,小a也辍学了。
相反,他不是因为家里穷,供不起他继续上学。而是他的父亲当时觉得。自己一天学也没上过,经过政府简单培训以后,不也能适应伐木场管理的工作吗?
再加上小a在学校的成绩也确实不好,人又调皮捣蛋,成天捉弄女同学。
所以他也退学了。”
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山里人老师讲述了故事的结尾:“最后。李奕总督从追踪猫族人失踪事件的历程中返回。
世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营工厂消失了,公司代替了工厂。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了,我也可以从工作岗位脱离继续往上面读了。
以至于,连伐木场也消失了。人们盖房子全部改用钢筋混凝土了,取暖全部改煤炭和锅炉了。
自然而然的,在我接受了高等教育返回家乡探亲的时候发现,小a的父亲早就下岗了。他们家曾经的大房子也变成了我们家门口的老旧屋,而小a呢,成了本地混凝土厂的工人,每天与水泥和沙子打交道。
我们兄妹几个,除了我来到高等教育学院教书以外,几个姐姐都因为教育水平相对高、学习能力强变成了当地有名的老板。
如今,再也不会有人说,让谁谁谁接我的班,即便没有初等教育wén píng,也能管理一个国营的工厂了。”
山里人老师重复一开始说过的话说:“听完这个故事。我想问大家,你们能从这个故事里面认识到什么?”
(本章完)